学工第一线2014第2期
作者:马秋凤 浏览次数:889 发布时间:2014-05-05 11:22:45

学 工 第 一 线

 “发展型学生工作体系的构建”攀登工程项目工作简报

2014年第2期(总第20期)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2014年4月30日

 

本 期 导 读

学工聚焦

◆杭州师范大学首届“展翅计划”答辩会顺利落幕

◆陈致宇为我校专兼职辅导员开展“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工作坊

我校2014年大学生思政特色项目和创新基地评审会顺利举行

◆省第九届“挑战杯”“泰嘉”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合作签约暨会徽、吉祥物发布仪式在我校举行

32届“北极星”朗诵比赛暨省大学生汉语口语大赛选拔赛落幕

◆我校举行2014年度褔慧达利慈善基金奖学金颁奖仪式

学院风采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管•喜达屋班”顺利开课

体育与健康学院第四届排球联赛圆满收官

◆人文学院首届“三笔字”比赛圆满举行

◆阿里巴巴商学院第十届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暨创业策划大赛成功

红色星播客,我思故我说——记政治与社会学院时事评论大赛决赛

以乐会友、唱响友谊:德国勃兰登堡工大科特布斯国立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筹)交流音乐会

新青年价值观大讨论

大学生公益活动——让公益穿上高跟鞋

育人先锋

 陈红:妈妈般无微不至的关爱 

学工亮剑

◆ 教育学院——“义塾教育”项目

学子风采

 李伟:用戏剧传递正能量

简讯

【学工聚焦】

杭州师范大学首届“展翅计划”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项目(SAPP)答辩会顺利落幕

4月16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首届“展翅计划”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项目(Students Ability Promoting Project,以下简称SAPP)答辩评审会在仓前校区200座办公厅拉开帷幕。本次大赛,共有35个项目在97个项目中脱颖而出,通过初审,参加此次答辩。

 答辩会共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由各个团队的代表上台发言,结合ppt对本团队的项目进行讲解,时长三分钟,之后,评委与20位大众评审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由20位大众评审通过举牌表决,由工作人员统计票数来决定此项目是否能够立项。最终,“生存体验营”等13个项目立项成功。其中,“MOOC课程翻译实践—自主学业发展能力提升”、“让礼仪之风走进课堂—基于小教121班教师礼仪素养的提升”两个项目脱颖而出被立为重点项目。在雷动的掌声中杭州师范大学首届“展翅计划(SAPP)”答辩评审会顺利拉下帷幕。

陈致宇为我校专兼职辅导员开展“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

专题工作坊

    328日,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陈致宇医生应邀来我校开展“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专题工作坊,学工部领导沈威、高飞部长出席工作坊,各学院学生工作线副书记、专兼职辅员和全体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参加了本次工作坊的学习。

 作为精神病学学科带头人,陈致宇医生在精神疾病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工作坊中他从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入手,并结合生动的案例和高校大学生精神卫生问题的特点,深入浅出的就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早期识别线索、鉴别诊断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参加学习的学员对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应对有了更科学、更深入的了解。陈致宇医生还与现场的学员进行了互动,就学员提出的具体案例和遇到的问题给予了医学视角的解答。

省第九届“挑战杯”“泰嘉”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合作签约暨

会徽、吉祥物发布仪式在我校举行

 

414日下午,浙江省第九届“挑战杯”“泰嘉”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合作签约暨会徽、吉祥物发布仪式在我校举行。  

      仪式上,张志军与曾凤云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向泰嘉企管颁发捐赠证书。刘娅婷、王梦倩为大赛会徽、吉祥物揭幕,向会徽、吉祥物创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今年2月起,组委会向我校全体师生、校友广泛征集竞赛会徽、吉祥物,先后收到设计作品近百件。经过师生热议、专家评选、六轮修改,报组委会审定,由我校美术学院学生程超、倪佳喜(指导老师孙亿文)共同创作的会徽“飞向中国梦”,倪佳喜(指导老师孙亿文)创作的吉祥物“航航”分别入选为浙江省第九届“挑战杯”竞赛的会徽、吉祥物。

32届“北极星”朗诵比赛暨省大学生汉语口语大赛选拔赛落幕

朗诵人生精彩,诗意照亮生活, 4月25日,我校第23届“北极星”朗诵比赛决赛暨省大学生汉语口语大赛选拔赛在仓前校区拉开大幕。北极星比赛也受到了《青年时报》牛通社近20位小记者的现场关注。

大赛自启动以来,经过初赛、复赛,共有12组选手脱颖而出。比赛内容精彩纷呈,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有感情充沛的诗歌朗诵《我的心》、《爱你就像爱生命》,充满张力的情景朗诵《嘎达梅林》、扣人心弦的经典选段《老人与海》《钢铁》,精心改编的《横槊赋诗》、紧扣时代脉搏的《昆明昆明》……等作品一一上演,让观众享受了一场朗诵艺术的视听盛宴。最终,钱江学院的黄乐、刘晓宇、石文斌、施张奇、张琪表演的原创作品《昆明昆明》获得冠军。
   “北极星”朗诵比赛自1988年开赛以来,凭借极强的文艺表现力,吸引了一届又一届的师生参与和关注,同时也挖掘、培养了众多的朗诵和主持人才。 

我校举行2014年度褔慧达利慈善基金奖学金颁奖仪式

  420日下午,2014年度福慧达利慈善基金奖学金颁奖仪式在我校仓前举行。
    经过严格评审,今年我校共有5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奖学金。颁奖仪式上,领导和来宾给获奖学生颁发了由基金会专门印制的荣誉证书及奖金。
    颁奖仪式后,与会嘉宾和获奖学生进行座谈。

杜卫代表学校对基金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基金会多年来致力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乐善好施、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示敬意,并向福慧慈善基金会赠送了颁奖纪念牌。李焯芬和严崔常敏结合亲身经历,鼓励获奖同学勤奋刻苦,勇于面对挫折,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快乐,以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获奖学生代表李小玲发表感言,她对基金会的慷慨资助表示衷心感谢,立志严格要求自己,勇挑重担,全力以赴,做最好的自己!并心存感恩,把这份爱心一直传递下去。

【学院风采】

经管•喜达屋班”顺利开课

大家期待已久的“经管·喜达屋班”于419日开课了。第一课的主讲人是来自杭州龙禧福朋喜来登酒店培训经理胡昂(Kugger)先生。

Kugger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带领学员们领略了喜达屋集团概况、品牌影响力。他风趣幽默地讲述风格和丰富的讲述内容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经管·喜达屋班”第一季44位学员对于喜达屋集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酒店行业的发展有了直观认识。通过此次的培训课看到了同学们的用心,百分之百的出勤率,融洽、配合、互动的课堂氛围。

经管学院联合喜达屋酒店开办“管理培训班”计划的初衷,是给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希望达到让学生在毕业时不至于就业茫然,在校期间就提前做好工作准备以达到“高位就业”的目的。

体育与健康学院第四届排球联赛圆满收官

4月9号,体育与健康学院第四届排球联赛在经过24支队伍,38场比赛的角逐后,于该院排球馆迎来了冠军赛。休闲111队与体教134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吸引了不少同学前来观看。休闲111是我们熟知的强队,过去也参加过一些竞赛,实力不容小觑。而体教134则是新晋劲旅,他们凭借不怕输、敢拼搏的精神也从众多强队中脱颖而出。经过紧张激烈的五局比赛,我们在欢呼声中见证了冠军的产生,体教134最终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战胜了老牌劲旅休闲111,获得了本次排球赛的冠军。

人文学院首届“三笔字”比赛圆满举行

4月16日下午1点,人文学院首届“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比赛在博文苑3号楼学生活动室举行,全院共有57人次参加了决赛角逐。此次“三笔字”比赛初赛在3月上旬已开始,初赛先由人文学院各师范班自主评比,共有20份软笔字、44份粉笔字和84份硬笔字作品进入复赛。在经过评审后,最终确定了15份软笔字、16份粉笔字和26份硬笔字进入决赛。决赛中,主办方对比赛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主要考验参赛选手们临场发挥和平时的积累。

此次“三笔字”比赛是配合人文学院“师范生技能提升工程”而 举办,由麓溪书画社承办。比赛重在展现人文学院师范生的风采,旨在增强师范生掌握书写技能的意识,提高学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

第十届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暨创业策划大赛圆满成功

2014年4月19日至20日,阿里巴巴商学院第十届企业经营模拟暨创业策划大赛在恕园2号楼902教室(ERP实验室)圆满落下帷幕。8组参加决赛的队伍在每一组CEO的带领以及组员的密切合作下,努力完成比赛,并在4月20号上午角逐出最后的冠军。此次大赛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知识及创新能力的平台,更是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两天的激烈竞争,选手们体验到了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认知了企业现金流控制的重要性,锻炼了决策能力。此次活动极大地提升了选手们的全局观与团队合作意识。

红色星播客,我思故我说——记政治与社会学院时事评论大赛决赛

4月26日晚,政治与社会学院时事评论大赛决赛在恕园7号楼200座顺利进行,12名选手经过初赛的角逐脱颖而出,最终进入此次决赛。

本次比赛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自选评论环节,12位选手分成三组,就自己关注的时事热点表达观点并进行评论分析,每组结束后由评委进行点评。第二环节是不定项选择评论环节,选手现场抽取题目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问题包括于雾霾天气开展晨跑等大学校园问题、以及贫困县不愿摘掉贫困帽子的原因等。每一位选手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问题,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最终思政131班的王卉同学以累计分数最高获取了第一名。  

此次活动的顺利召开,对于激发其他同学关注时事热点,培养自身思维的缜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乐会友、唱响友谊 

——德国勃兰登堡工大科特布斯国立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筹)交流音乐会

2014年4月14日—4月18日,德国勃兰登堡工大科特布斯国立师范大学在院长格雷穆泽的带领下来音乐学院交流访问。此次访问目的在于通过本次交流促进两校的音乐文化互相融合、发展。

 4月15日-17日,格雷穆泽院长和夫人在我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钢琴大师班讲座,对音乐学院钢琴学生进行了悉心的指导。三位大师不仅辛苦的为学院师生授课,4月17日格雷穆泽院长和夫人在学院音乐厅举办了钢琴专场音乐会。音乐会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座无虚席。两位钢琴家为我们带来了从巴洛克时期到现代派的钢琴作品,向我们演绎了不同时期西方音乐文化的精髓。

4月18日,两校交响乐团成员、格雷穆泽院长、音乐学院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刘志培教授、德国弦乐团指挥帝博教授、德国勃兰登堡工大科特布斯国立师范大学声乐教师陆佳能、我院青年声乐教师刘伟、马亚囡、卢思嘉联袂为大家奉上了精彩的演出。

本次交流,是两校音乐文化交融的一个契机,同时也是两校长期深度学术文化交流的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们相信,这样的合作交流是我院逐步走向国内、迈至海外的最好平台。我们期待,国际间的音乐文化交流为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事业培育出丰硕的果实。

【新青年价值观大讨论】

 

大学生公益活动——让公益穿上高跟鞋

当你坐在咖啡厅,当你从繁杂的宴会中归来,当你抱怨生活太艰苦生命太卑微,当你行走在闹市的街头,你可曾想过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或卑微的蜷缩在城市最阴暗的角落,或背起最沉重的钢筋混凝土。是的,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撑起了我们文明的天空,他们让城市有了高楼,有了最为肮脏的不平等。从大西南的小山村行走到北方古老的城市,看过了太多的笑靥,见过太多的繁华,心里却有太多的悲哀。

西海固是国务院确定重点扶贫的三西地区之一,在暑期有一温暖的社会实践——筑梦西海固。西海固之行,前往几千公里外的黄土高原感受那里最淳朴的风与干涸呐喊的声音。这次西海固之行为的是能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环境,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其实我们只需要花费一点点时间,就可以为他们送去大大的温暖,在这个偌大的世界,让他们不再孤单,拥有美好的童年。他们是和你一样的孩子,他们有权利学习、有权利快乐地嬉戏,我们多么希望在那里,没有冷漠,没有伤心,没有差异,那些孩子拥有的只有快乐。

在这个世界上,没什么比帮助别人更美好的事了,如果你付出你的善意,收获的将是真心的感恩。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公益事业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尺。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可以带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大学生是我们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还不能从经济上支持公益,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将公益理念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因此通过传播使得公益理念深入人心是我们的责任,只有将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才可以将公益事业发展起来,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公益实践。对于一些偏远的地方,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都不高,对公益也没有概念,因此实践起来就会导致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这也就体现了公益理念深入人心的重要性,所以要想将社会公益从实处发展起来还需要先普及公益理念。

    大学生公益带给大学生们的,也许是课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大学生公益作为一个引导大学生们更健康全面发展的存在,是大学生们在大学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公益活动,大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团体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不仅是对学校、对社会更好的服务,也有利于自身更好的发展。

希望大学生公益可以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关注和加入,因为我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活动中更能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引导我们自身良好的发展与更好的进步。

育人先锋

教育学院辅导员陈红:妈妈般无微不至的关爱 

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用严格的教育与无微不至的关爱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同时,自己也在经历着一次美丽的蜕变,在苦涩的付出与甜蜜的收获中书写着与众不同的人生。这就是陈红,一位80后的“妈妈”辅导员。

初见陈红老师

电话预约陈红老师前还是感到了些许忐忑,但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显得很亲切、温和,使我紧张的心渐渐放宽。初见陈红老师时,她正在办公室里工作,见到我们到来,笑着搁下手头的工作,招呼我们坐下,并为我们倒好了开水,仿佛更像是见到了朋友的拜访,而不是在等待着我们的采访。“陈老师,您可以先忙完工作再接受我们的采访。”“没事的,要真等我忙完,你们可就没时间采访喽。”陈红老师打趣道,“正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借助你们让大家更能了解辅导员的工作,使学生们能对我们有更深更好的理解。”

结缘杭师辅导员

陈红,06年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了杭州师范大学,与很多年轻老师一样,选择成为了学校的一名辅导员。陈红老师告诉我们,在她的就业理想中根本没有考虑过将来会做一名老师,甚至是辅导员,可就是以前想都没想到的职业,竟成了陈红引以为傲的工作,一坚持便即将七年。用她自己的话讲就是缘分,有缘来到了师大,有缘成为了初等教育学院的一名辅导员,也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坚持。杭州师范大学的辅导员一般在工作满56年后有转业的选择,许多年轻的辅导员选择了更换工作,陈红也曾动摇过,也曾想追求更好的工作环境,但她最后毅然选择坚持,坚持的动力来自对工作的热爱,来自对学生的负责,也来自学生带给她的感动。“工作快七年了,与学生们相处了七年,对这份工作,对我的学生们都有了很深的感情。今后怎样不去想象,但就现在的想法是:我肯定舍不得离开。”陈红这样回答。

杭州师范大学的辅导员是辛苦的群体,直接从事学生工作的他们每天都有着细碎繁琐的事务要处理。在学生眼中他们是辛勤工作、管理学生的老师形象,在辅导员们自己眼中像是保姆,戏称辅导员群体是“保姆俱乐部”。正是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陈红有着许多话要说。

严格与关爱的共存

谈到自己的严格,陈红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我是一个性子很直的人,有什么就讲什么,面对学生的不足与错误,我会毫不犹豫地指出来,不怕得罪学生。学生们也有因此误解的,也有心存怨恨的,但自己做得到问心无愧,当毕业的学生在某一天突然告诉我,我当年的话是对的时,我觉得自己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没有白费。”

谈到自己的关爱,陈红不好意思地笑了,在她看来,关爱学生是身为辅导员应尽的责任,只要在职一天,就要尽心尽职关爱学生。陈红告诉我们,生孩子是她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不光是对她的家庭,更是对她的工作,她说,成为孩子的妈妈后,自己更能体会到辅导员的关爱对于学生而言是何其重要,也教会了自己如何更全面更踏实地呵护自己的学生。下寝室,与学生在电话里聊天,在QQ上、微博上与学生互动等等都已经成了陈红的家常便饭,而学生们也早已视陈红为朋友、为家人,私底下也会称一声“陈姐姐、陈妈妈”。就在我们问及有关陈红所带学生时,陈红收起了笑容,面容显得惆怅,“对于07级的学生,我一直怀着深深的愧疚与遗憾,因为自己的年轻和经验不足,我没能尽力照顾好我的学生,可以说,他们是我心里永远的痛。也因为这份痛,鞭策着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遗余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心关爱学生,也时常告诫自己,不能再留遗憾。”讲到此处,陈红眼眶泛红,不时用纸巾擦拭着眼角。

苦与甜并行

谈到苦,陈红玩笑着说:“辅导员是个有成就感又没成就的感的职业,每天都忙忙碌碌,却是做着平凡琐碎的工作。在刚工作的头几个月是我最有落差感的时候,而在工作三、四年时是我感到最疲倦、最艰辛的时候,正如长跑中极点的到来。”“我们做辅导员的不怕来自领导的批评,却是最怕来自学生的误解,有时因为误解而感到委屈流泪,这应该是自己最苦的时候。”凡事都有正反,辅导员工作有苦,更是有甜,看着自己带的学生健康地成长,顺利地毕业,是陈红甜蜜的来源,而在与学生的相处中,陈红也在不断地向学生学习,接触着新鲜事物,心态也愈发年轻,这些也带给她源源不断的快乐。在陈红看来,辅导员的工作是显得那样纯净,她现在很享受这样的工作。

【学工亮剑】

教育学院——“义塾教育”项目

项目简介:

“义塾”旧时常指由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益金创办的免收学费的学校,也可以称为义学。在项目主要指教育学院提供场所和相关配套设施,由学生作为主力,传授艺术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知识的一种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既为教育学院师范生提供了锻炼自身能力的场所,也宣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使广大学生受到艺术教育的熏陶,与此同时,也可以达到辐射周边、服务社会的目的。

项目建设成效:

项目开展以来,项目实施范围在不断扩大,先是院内、然后是校内,然后是周边的社区、小学和幼儿园,甚至还延伸到杭州市外的偏远山区,受益人数和实践基地数也在不断增加,现在已经在校内具有了良好的知名度,并在杭州市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的“六艺节”被学校确定为“一院一品”品牌活动,闸弄口社区的志愿活动也引起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重视。

该项目重视项目向周边地区辐射,根据五大计划,以家庭教育、艺术教育和专业教育为立足点,分别辐射留守儿童、失足少年、后勤员工子女、外来务工子女等校内外不同群体,并同杭州市青少年宫、杭州少儿图书馆、闸弄口社区、下沙白杨街道等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闸弄口新村的“阳光假日小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卓有成效;赴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校园文化进管所”小分队面向留守儿童的“梦之队”、“春泥计划”等小分队、面对后勤员工子女双休及假期培训的“阳光计划”小分队、杭州少儿图书馆实践小分队等,都已成为定期开展的活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教研社”和“陶研社”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着下小学活动,与周边小学开展了良好了互动。学院还与65所小学、30所幼儿园、3所特殊教育学院开展合作,这些单位都是我们的“教育实习基地”。这些活动既为我院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也为地方教育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包括:

    1. 切实增强教育实践服务对象的艺术意识、传统文化意识。该项目小分队承担了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观念宣传的任务,必将提高教育实践服务对象的艺术素养,传统文化也将进一步得到宣传。

    2. 社会对学校的认同度提高,扩大学校、学院知名度和美誉度。向社会传授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理念的过程,也是学院和学校形象进一步走出校门的过程,通过提供优良的教育,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及精心的组织宣传使我校艺术文化的辐射范围更广,扩大学校知名度,带动社会对学校的认同度提高。

    3. 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让用人单位更满意,带动学生就业。该项目是双向的,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让学院学生教学技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对师德养成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实战的经验、良好的师德、艺术教育的一技之长,获得用人单位青睐,增强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子风采】

李伟:用戏剧传递正能量

 他参与过10余个剧目,累计排练超过1000小时,连续三年获得杭州师范大学话剧节一等奖并在第二十三届话剧界中获“最佳男演员”称号,其主演的剧目《小河淌水》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浙江赛区话剧类第一名。他在戏剧舞台上为同学带来了一次又一次艺术享受,他用戏剧的力量去影响很多人,包括山区的留守儿童和城市务工子女。他身上呈现的是一种纯粹的校园气质,是对理想的纯真信念,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他就是人文学院中文092班学生——李伟。

由话剧收获成长

    在大学中第一次与话剧结缘是以班级团支书的身份召集同学参加话剧节,当时作为导演与主演的李伟努力带着大家为一股执念努力着,结果虽不如意,但却让他真正走上了校园戏剧的道路。之后作为候补支援参与了《虚拟爱情》的排练,由此每年话剧节的征程与艺术中心的舞台便成为一种坚持。加入学校的流霞剧社之后,开始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和伙伴们排戏、演出、创作。在一次次的排练中,话剧表演带给他的艺术享受与快乐是显而易见的。从《虚拟爱情》到《武陵三角》再到《窝头会馆》,每年话剧节上都会有李伟与剧社同学们的身影。由剧社的指导老师黄岳杰老师编剧导演和李伟主演的剧目《小河淌水》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浙江赛区话剧类奖项的角逐,他们和来自全省几十所高校的同学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流霞剧社年度大戏《暗恋桃花源》的排演是李伟大学生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体会到的不仅仅是演出带来的感悟,更多的是话剧这样的载体给校园带来的文化熏染。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流霞剧社的《暗恋桃花源》在全省各高校巡演六场,可谓场场爆满,好评如潮。

将话剧传播更远

当话剧开始以正能量的姿态改变李伟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想,能不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也让话剧去影响更多的人。很幸运,多次的社会实践与志愿者经历让他有了这样的机会,把话剧的力量带给更多人。印象最深也最令大家感动的是李伟在支教期间的经历,浙江省淳安县有很多留守儿童,志愿者们的到来使他们的暑期生活有了别样的精彩,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不管是对支教队员还是孩子们都将是最美好的回忆。作为五年级的班主任,在即将临别的时候李伟组织班上的学生排演了一个小短剧《感恩的心》,纪念他们的短暂相处的时光,纪念那段美好的日子。之后,李伟在杭州市青少年宫担任暑期班主任,也努力尝试在课堂上渗透戏剧教育的理念,让孩子们感受到戏剧真正的魅力。孩子们认真的说着台词做着动作,让他十分感动,虽然表演还有些幼稚,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学会了很多,而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演过戏的孩子也将因为这些经历对这个世界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爱。

将理想坚持到底

    作为一名师范生,李伟渐渐明白自己的责任,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将是他这一生最美好的重担,努力践行,从教不欺。临近毕业,他如愿找到了一份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心里那个一直坚持的理想开始蠢蠢欲动,他希望把自己所想所学所用的都带给那帮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不论是成立学生话剧社团还是开设戏剧实践通识课,戏剧教育的理念终将以各种形式得以实现。同样,在他的中学语文课堂中,也尽量渗透戏剧教育的想法,让学生们多想多说多演多动,在这一系列的训练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而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情感体悟能力的建立,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命教育与情感教育。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能以直观有效的方式使参演者和观者产生感同身受的直接体验,许多的同学因为戏剧而改变了很多,变得更加热爱生活,更加主动地去享受生活带来的美感与快乐。

【简讯】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展示学生特长,4月2日下午1时,第一届体育与健康学院“校园吉尼斯”活动在体育中心准时开赛。

日前,我校人文学院教授黄岳杰和他指导的流霞剧社受第9届华文戏剧节邀请,走进红星剧院,为全市人民献上新剧《十三角关系》,且该剧获得了“优秀校园戏剧奖”。

近期,第八届西湖读书节启动仪式暨“诵读经典,成就梦想”全城诵读一小时活动在杭州图书馆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我校钱江学院学生参加西湖读书文化节开幕式。开幕式上,我校学生群诵诗歌《青春万岁》,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风采,成为本届西湖读书节一抹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4月9日,我校承办的2014“体育点亮未来”全国高校巡回公益推广展示活动在我校仓前新校区体育场举行。

● 4月11日下午,经亨颐学院第三届“一人一赛”之中文学术竞赛在33号楼90座教室顺利举行。本次中文竞赛以现场完成汉语言文学知识竞赛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内容涵盖了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古代文学以及语言学等为选手们营造了一个专业平台来展示自己对文学经典的理解。 

●4月17日,我校93届音乐专业校友、德国门德尔松钢琴公司亚洲总裁郑明统先生回母校参观交流。校长杜卫、副校长何俊与郑明统进行了亲切交流。

●近期,我校2012年“国创项目” 结题答辩会在仓前校区举行,经过一年多的项目实施,我校共有21项项目顺利结题。本次答辩的项目研究内容涉及教育训练课程开发、新能源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医学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等多学科多领域。

● 4月24日,2013年度福慧美国赵氏廷芳基金奖学金获得者座谈会在我校仓前校区进行。 赵元修夫妇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希望他们能以饱满的热情和淡然的心灵进入社会。

                                                          

报:省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学生处,市教育局高师处

送:校领导

发:各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联系方式:0571-28865063

投稿邮箱:xfbtxg@163.com

学生事务服务中心

学工第一线2014第2期

· 2014-05-05

学 工 第 一 线

 “发展型学生工作体系的构建”攀登工程项目工作简报

2014年第2期(总第20期)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2014年4月30日

 

本 期 导 读

学工聚焦

◆杭州师范大学首届“展翅计划”答辩会顺利落幕

◆陈致宇为我校专兼职辅导员开展“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工作坊

我校2014年大学生思政特色项目和创新基地评审会顺利举行

◆省第九届“挑战杯”“泰嘉”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合作签约暨会徽、吉祥物发布仪式在我校举行

32届“北极星”朗诵比赛暨省大学生汉语口语大赛选拔赛落幕

◆我校举行2014年度褔慧达利慈善基金奖学金颁奖仪式

学院风采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管•喜达屋班”顺利开课

体育与健康学院第四届排球联赛圆满收官

◆人文学院首届“三笔字”比赛圆满举行

◆阿里巴巴商学院第十届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暨创业策划大赛成功

红色星播客,我思故我说——记政治与社会学院时事评论大赛决赛

以乐会友、唱响友谊:德国勃兰登堡工大科特布斯国立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筹)交流音乐会

新青年价值观大讨论

大学生公益活动——让公益穿上高跟鞋

育人先锋

 陈红:妈妈般无微不至的关爱 

学工亮剑

◆ 教育学院——“义塾教育”项目

学子风采

 李伟:用戏剧传递正能量

简讯

【学工聚焦】

杭州师范大学首届“展翅计划”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项目(SAPP)答辩会顺利落幕

4月16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首届“展翅计划”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项目(Students Ability Promoting Project,以下简称SAPP)答辩评审会在仓前校区200座办公厅拉开帷幕。本次大赛,共有35个项目在97个项目中脱颖而出,通过初审,参加此次答辩。

 答辩会共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由各个团队的代表上台发言,结合ppt对本团队的项目进行讲解,时长三分钟,之后,评委与20位大众评审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由20位大众评审通过举牌表决,由工作人员统计票数来决定此项目是否能够立项。最终,“生存体验营”等13个项目立项成功。其中,“MOOC课程翻译实践—自主学业发展能力提升”、“让礼仪之风走进课堂—基于小教121班教师礼仪素养的提升”两个项目脱颖而出被立为重点项目。在雷动的掌声中杭州师范大学首届“展翅计划(SAPP)”答辩评审会顺利拉下帷幕。

陈致宇为我校专兼职辅导员开展“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

专题工作坊

    328日,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陈致宇医生应邀来我校开展“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专题工作坊,学工部领导沈威、高飞部长出席工作坊,各学院学生工作线副书记、专兼职辅员和全体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参加了本次工作坊的学习。

 作为精神病学学科带头人,陈致宇医生在精神疾病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工作坊中他从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入手,并结合生动的案例和高校大学生精神卫生问题的特点,深入浅出的就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早期识别线索、鉴别诊断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参加学习的学员对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应对有了更科学、更深入的了解。陈致宇医生还与现场的学员进行了互动,就学员提出的具体案例和遇到的问题给予了医学视角的解答。

省第九届“挑战杯”“泰嘉”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合作签约暨

会徽、吉祥物发布仪式在我校举行

 

414日下午,浙江省第九届“挑战杯”“泰嘉”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合作签约暨会徽、吉祥物发布仪式在我校举行。  

      仪式上,张志军与曾凤云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向泰嘉企管颁发捐赠证书。刘娅婷、王梦倩为大赛会徽、吉祥物揭幕,向会徽、吉祥物创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今年2月起,组委会向我校全体师生、校友广泛征集竞赛会徽、吉祥物,先后收到设计作品近百件。经过师生热议、专家评选、六轮修改,报组委会审定,由我校美术学院学生程超、倪佳喜(指导老师孙亿文)共同创作的会徽“飞向中国梦”,倪佳喜(指导老师孙亿文)创作的吉祥物“航航”分别入选为浙江省第九届“挑战杯”竞赛的会徽、吉祥物。

32届“北极星”朗诵比赛暨省大学生汉语口语大赛选拔赛落幕

朗诵人生精彩,诗意照亮生活, 4月25日,我校第23届“北极星”朗诵比赛决赛暨省大学生汉语口语大赛选拔赛在仓前校区拉开大幕。北极星比赛也受到了《青年时报》牛通社近20位小记者的现场关注。

大赛自启动以来,经过初赛、复赛,共有12组选手脱颖而出。比赛内容精彩纷呈,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有感情充沛的诗歌朗诵《我的心》、《爱你就像爱生命》,充满张力的情景朗诵《嘎达梅林》、扣人心弦的经典选段《老人与海》《钢铁》,精心改编的《横槊赋诗》、紧扣时代脉搏的《昆明昆明》……等作品一一上演,让观众享受了一场朗诵艺术的视听盛宴。最终,钱江学院的黄乐、刘晓宇、石文斌、施张奇、张琪表演的原创作品《昆明昆明》获得冠军。
   “北极星”朗诵比赛自1988年开赛以来,凭借极强的文艺表现力,吸引了一届又一届的师生参与和关注,同时也挖掘、培养了众多的朗诵和主持人才。 

我校举行2014年度褔慧达利慈善基金奖学金颁奖仪式

  420日下午,2014年度福慧达利慈善基金奖学金颁奖仪式在我校仓前举行。
    经过严格评审,今年我校共有5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奖学金。颁奖仪式上,领导和来宾给获奖学生颁发了由基金会专门印制的荣誉证书及奖金。
    颁奖仪式后,与会嘉宾和获奖学生进行座谈。

杜卫代表学校对基金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基金会多年来致力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乐善好施、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示敬意,并向福慧慈善基金会赠送了颁奖纪念牌。李焯芬和严崔常敏结合亲身经历,鼓励获奖同学勤奋刻苦,勇于面对挫折,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快乐,以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获奖学生代表李小玲发表感言,她对基金会的慷慨资助表示衷心感谢,立志严格要求自己,勇挑重担,全力以赴,做最好的自己!并心存感恩,把这份爱心一直传递下去。

【学院风采】

经管•喜达屋班”顺利开课

大家期待已久的“经管·喜达屋班”于419日开课了。第一课的主讲人是来自杭州龙禧福朋喜来登酒店培训经理胡昂(Kugger)先生。

Kugger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带领学员们领略了喜达屋集团概况、品牌影响力。他风趣幽默地讲述风格和丰富的讲述内容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经管·喜达屋班”第一季44位学员对于喜达屋集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酒店行业的发展有了直观认识。通过此次的培训课看到了同学们的用心,百分之百的出勤率,融洽、配合、互动的课堂氛围。

经管学院联合喜达屋酒店开办“管理培训班”计划的初衷,是给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希望达到让学生在毕业时不至于就业茫然,在校期间就提前做好工作准备以达到“高位就业”的目的。

体育与健康学院第四届排球联赛圆满收官

4月9号,体育与健康学院第四届排球联赛在经过24支队伍,38场比赛的角逐后,于该院排球馆迎来了冠军赛。休闲111队与体教134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吸引了不少同学前来观看。休闲111是我们熟知的强队,过去也参加过一些竞赛,实力不容小觑。而体教134则是新晋劲旅,他们凭借不怕输、敢拼搏的精神也从众多强队中脱颖而出。经过紧张激烈的五局比赛,我们在欢呼声中见证了冠军的产生,体教134最终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战胜了老牌劲旅休闲111,获得了本次排球赛的冠军。

人文学院首届“三笔字”比赛圆满举行

4月16日下午1点,人文学院首届“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比赛在博文苑3号楼学生活动室举行,全院共有57人次参加了决赛角逐。此次“三笔字”比赛初赛在3月上旬已开始,初赛先由人文学院各师范班自主评比,共有20份软笔字、44份粉笔字和84份硬笔字作品进入复赛。在经过评审后,最终确定了15份软笔字、16份粉笔字和26份硬笔字进入决赛。决赛中,主办方对比赛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主要考验参赛选手们临场发挥和平时的积累。

此次“三笔字”比赛是配合人文学院“师范生技能提升工程”而 举办,由麓溪书画社承办。比赛重在展现人文学院师范生的风采,旨在增强师范生掌握书写技能的意识,提高学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

第十届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暨创业策划大赛圆满成功

2014年4月19日至20日,阿里巴巴商学院第十届企业经营模拟暨创业策划大赛在恕园2号楼902教室(ERP实验室)圆满落下帷幕。8组参加决赛的队伍在每一组CEO的带领以及组员的密切合作下,努力完成比赛,并在4月20号上午角逐出最后的冠军。此次大赛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知识及创新能力的平台,更是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两天的激烈竞争,选手们体验到了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认知了企业现金流控制的重要性,锻炼了决策能力。此次活动极大地提升了选手们的全局观与团队合作意识。

红色星播客,我思故我说——记政治与社会学院时事评论大赛决赛

4月26日晚,政治与社会学院时事评论大赛决赛在恕园7号楼200座顺利进行,12名选手经过初赛的角逐脱颖而出,最终进入此次决赛。

本次比赛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自选评论环节,12位选手分成三组,就自己关注的时事热点表达观点并进行评论分析,每组结束后由评委进行点评。第二环节是不定项选择评论环节,选手现场抽取题目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问题包括于雾霾天气开展晨跑等大学校园问题、以及贫困县不愿摘掉贫困帽子的原因等。每一位选手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问题,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最终思政131班的王卉同学以累计分数最高获取了第一名。  

此次活动的顺利召开,对于激发其他同学关注时事热点,培养自身思维的缜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乐会友、唱响友谊 

——德国勃兰登堡工大科特布斯国立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筹)交流音乐会

2014年4月14日—4月18日,德国勃兰登堡工大科特布斯国立师范大学在院长格雷穆泽的带领下来音乐学院交流访问。此次访问目的在于通过本次交流促进两校的音乐文化互相融合、发展。

 4月15日-17日,格雷穆泽院长和夫人在我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钢琴大师班讲座,对音乐学院钢琴学生进行了悉心的指导。三位大师不仅辛苦的为学院师生授课,4月17日格雷穆泽院长和夫人在学院音乐厅举办了钢琴专场音乐会。音乐会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座无虚席。两位钢琴家为我们带来了从巴洛克时期到现代派的钢琴作品,向我们演绎了不同时期西方音乐文化的精髓。

4月18日,两校交响乐团成员、格雷穆泽院长、音乐学院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刘志培教授、德国弦乐团指挥帝博教授、德国勃兰登堡工大科特布斯国立师范大学声乐教师陆佳能、我院青年声乐教师刘伟、马亚囡、卢思嘉联袂为大家奉上了精彩的演出。

本次交流,是两校音乐文化交融的一个契机,同时也是两校长期深度学术文化交流的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们相信,这样的合作交流是我院逐步走向国内、迈至海外的最好平台。我们期待,国际间的音乐文化交流为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事业培育出丰硕的果实。

【新青年价值观大讨论】

 

大学生公益活动——让公益穿上高跟鞋

当你坐在咖啡厅,当你从繁杂的宴会中归来,当你抱怨生活太艰苦生命太卑微,当你行走在闹市的街头,你可曾想过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或卑微的蜷缩在城市最阴暗的角落,或背起最沉重的钢筋混凝土。是的,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撑起了我们文明的天空,他们让城市有了高楼,有了最为肮脏的不平等。从大西南的小山村行走到北方古老的城市,看过了太多的笑靥,见过太多的繁华,心里却有太多的悲哀。

西海固是国务院确定重点扶贫的三西地区之一,在暑期有一温暖的社会实践——筑梦西海固。西海固之行,前往几千公里外的黄土高原感受那里最淳朴的风与干涸呐喊的声音。这次西海固之行为的是能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环境,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其实我们只需要花费一点点时间,就可以为他们送去大大的温暖,在这个偌大的世界,让他们不再孤单,拥有美好的童年。他们是和你一样的孩子,他们有权利学习、有权利快乐地嬉戏,我们多么希望在那里,没有冷漠,没有伤心,没有差异,那些孩子拥有的只有快乐。

在这个世界上,没什么比帮助别人更美好的事了,如果你付出你的善意,收获的将是真心的感恩。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公益事业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尺。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可以带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大学生是我们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还不能从经济上支持公益,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将公益理念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因此通过传播使得公益理念深入人心是我们的责任,只有将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才可以将公益事业发展起来,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公益实践。对于一些偏远的地方,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都不高,对公益也没有概念,因此实践起来就会导致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这也就体现了公益理念深入人心的重要性,所以要想将社会公益从实处发展起来还需要先普及公益理念。

    大学生公益带给大学生们的,也许是课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大学生公益作为一个引导大学生们更健康全面发展的存在,是大学生们在大学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公益活动,大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团体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不仅是对学校、对社会更好的服务,也有利于自身更好的发展。

希望大学生公益可以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关注和加入,因为我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活动中更能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引导我们自身良好的发展与更好的进步。

育人先锋

教育学院辅导员陈红:妈妈般无微不至的关爱 

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用严格的教育与无微不至的关爱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同时,自己也在经历着一次美丽的蜕变,在苦涩的付出与甜蜜的收获中书写着与众不同的人生。这就是陈红,一位80后的“妈妈”辅导员。

初见陈红老师

电话预约陈红老师前还是感到了些许忐忑,但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显得很亲切、温和,使我紧张的心渐渐放宽。初见陈红老师时,她正在办公室里工作,见到我们到来,笑着搁下手头的工作,招呼我们坐下,并为我们倒好了开水,仿佛更像是见到了朋友的拜访,而不是在等待着我们的采访。“陈老师,您可以先忙完工作再接受我们的采访。”“没事的,要真等我忙完,你们可就没时间采访喽。”陈红老师打趣道,“正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借助你们让大家更能了解辅导员的工作,使学生们能对我们有更深更好的理解。”

结缘杭师辅导员

陈红,06年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了杭州师范大学,与很多年轻老师一样,选择成为了学校的一名辅导员。陈红老师告诉我们,在她的就业理想中根本没有考虑过将来会做一名老师,甚至是辅导员,可就是以前想都没想到的职业,竟成了陈红引以为傲的工作,一坚持便即将七年。用她自己的话讲就是缘分,有缘来到了师大,有缘成为了初等教育学院的一名辅导员,也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坚持。杭州师范大学的辅导员一般在工作满56年后有转业的选择,许多年轻的辅导员选择了更换工作,陈红也曾动摇过,也曾想追求更好的工作环境,但她最后毅然选择坚持,坚持的动力来自对工作的热爱,来自对学生的负责,也来自学生带给她的感动。“工作快七年了,与学生们相处了七年,对这份工作,对我的学生们都有了很深的感情。今后怎样不去想象,但就现在的想法是:我肯定舍不得离开。”陈红这样回答。

杭州师范大学的辅导员是辛苦的群体,直接从事学生工作的他们每天都有着细碎繁琐的事务要处理。在学生眼中他们是辛勤工作、管理学生的老师形象,在辅导员们自己眼中像是保姆,戏称辅导员群体是“保姆俱乐部”。正是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陈红有着许多话要说。

严格与关爱的共存

谈到自己的严格,陈红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我是一个性子很直的人,有什么就讲什么,面对学生的不足与错误,我会毫不犹豫地指出来,不怕得罪学生。学生们也有因此误解的,也有心存怨恨的,但自己做得到问心无愧,当毕业的学生在某一天突然告诉我,我当年的话是对的时,我觉得自己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没有白费。”

谈到自己的关爱,陈红不好意思地笑了,在她看来,关爱学生是身为辅导员应尽的责任,只要在职一天,就要尽心尽职关爱学生。陈红告诉我们,生孩子是她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不光是对她的家庭,更是对她的工作,她说,成为孩子的妈妈后,自己更能体会到辅导员的关爱对于学生而言是何其重要,也教会了自己如何更全面更踏实地呵护自己的学生。下寝室,与学生在电话里聊天,在QQ上、微博上与学生互动等等都已经成了陈红的家常便饭,而学生们也早已视陈红为朋友、为家人,私底下也会称一声“陈姐姐、陈妈妈”。就在我们问及有关陈红所带学生时,陈红收起了笑容,面容显得惆怅,“对于07级的学生,我一直怀着深深的愧疚与遗憾,因为自己的年轻和经验不足,我没能尽力照顾好我的学生,可以说,他们是我心里永远的痛。也因为这份痛,鞭策着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遗余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心关爱学生,也时常告诫自己,不能再留遗憾。”讲到此处,陈红眼眶泛红,不时用纸巾擦拭着眼角。

苦与甜并行

谈到苦,陈红玩笑着说:“辅导员是个有成就感又没成就的感的职业,每天都忙忙碌碌,却是做着平凡琐碎的工作。在刚工作的头几个月是我最有落差感的时候,而在工作三、四年时是我感到最疲倦、最艰辛的时候,正如长跑中极点的到来。”“我们做辅导员的不怕来自领导的批评,却是最怕来自学生的误解,有时因为误解而感到委屈流泪,这应该是自己最苦的时候。”凡事都有正反,辅导员工作有苦,更是有甜,看着自己带的学生健康地成长,顺利地毕业,是陈红甜蜜的来源,而在与学生的相处中,陈红也在不断地向学生学习,接触着新鲜事物,心态也愈发年轻,这些也带给她源源不断的快乐。在陈红看来,辅导员的工作是显得那样纯净,她现在很享受这样的工作。

【学工亮剑】

教育学院——“义塾教育”项目

项目简介:

“义塾”旧时常指由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益金创办的免收学费的学校,也可以称为义学。在项目主要指教育学院提供场所和相关配套设施,由学生作为主力,传授艺术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知识的一种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既为教育学院师范生提供了锻炼自身能力的场所,也宣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使广大学生受到艺术教育的熏陶,与此同时,也可以达到辐射周边、服务社会的目的。

项目建设成效:

项目开展以来,项目实施范围在不断扩大,先是院内、然后是校内,然后是周边的社区、小学和幼儿园,甚至还延伸到杭州市外的偏远山区,受益人数和实践基地数也在不断增加,现在已经在校内具有了良好的知名度,并在杭州市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的“六艺节”被学校确定为“一院一品”品牌活动,闸弄口社区的志愿活动也引起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重视。

该项目重视项目向周边地区辐射,根据五大计划,以家庭教育、艺术教育和专业教育为立足点,分别辐射留守儿童、失足少年、后勤员工子女、外来务工子女等校内外不同群体,并同杭州市青少年宫、杭州少儿图书馆、闸弄口社区、下沙白杨街道等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闸弄口新村的“阳光假日小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卓有成效;赴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校园文化进管所”小分队面向留守儿童的“梦之队”、“春泥计划”等小分队、面对后勤员工子女双休及假期培训的“阳光计划”小分队、杭州少儿图书馆实践小分队等,都已成为定期开展的活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教研社”和“陶研社”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着下小学活动,与周边小学开展了良好了互动。学院还与65所小学、30所幼儿园、3所特殊教育学院开展合作,这些单位都是我们的“教育实习基地”。这些活动既为我院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也为地方教育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包括:

    1. 切实增强教育实践服务对象的艺术意识、传统文化意识。该项目小分队承担了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观念宣传的任务,必将提高教育实践服务对象的艺术素养,传统文化也将进一步得到宣传。

    2. 社会对学校的认同度提高,扩大学校、学院知名度和美誉度。向社会传授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理念的过程,也是学院和学校形象进一步走出校门的过程,通过提供优良的教育,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及精心的组织宣传使我校艺术文化的辐射范围更广,扩大学校知名度,带动社会对学校的认同度提高。

    3. 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让用人单位更满意,带动学生就业。该项目是双向的,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让学院学生教学技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对师德养成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实战的经验、良好的师德、艺术教育的一技之长,获得用人单位青睐,增强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子风采】

李伟:用戏剧传递正能量

 他参与过10余个剧目,累计排练超过1000小时,连续三年获得杭州师范大学话剧节一等奖并在第二十三届话剧界中获“最佳男演员”称号,其主演的剧目《小河淌水》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浙江赛区话剧类第一名。他在戏剧舞台上为同学带来了一次又一次艺术享受,他用戏剧的力量去影响很多人,包括山区的留守儿童和城市务工子女。他身上呈现的是一种纯粹的校园气质,是对理想的纯真信念,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他就是人文学院中文092班学生——李伟。

由话剧收获成长

    在大学中第一次与话剧结缘是以班级团支书的身份召集同学参加话剧节,当时作为导演与主演的李伟努力带着大家为一股执念努力着,结果虽不如意,但却让他真正走上了校园戏剧的道路。之后作为候补支援参与了《虚拟爱情》的排练,由此每年话剧节的征程与艺术中心的舞台便成为一种坚持。加入学校的流霞剧社之后,开始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和伙伴们排戏、演出、创作。在一次次的排练中,话剧表演带给他的艺术享受与快乐是显而易见的。从《虚拟爱情》到《武陵三角》再到《窝头会馆》,每年话剧节上都会有李伟与剧社同学们的身影。由剧社的指导老师黄岳杰老师编剧导演和李伟主演的剧目《小河淌水》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浙江赛区话剧类奖项的角逐,他们和来自全省几十所高校的同学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流霞剧社年度大戏《暗恋桃花源》的排演是李伟大学生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体会到的不仅仅是演出带来的感悟,更多的是话剧这样的载体给校园带来的文化熏染。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流霞剧社的《暗恋桃花源》在全省各高校巡演六场,可谓场场爆满,好评如潮。

将话剧传播更远

当话剧开始以正能量的姿态改变李伟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想,能不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也让话剧去影响更多的人。很幸运,多次的社会实践与志愿者经历让他有了这样的机会,把话剧的力量带给更多人。印象最深也最令大家感动的是李伟在支教期间的经历,浙江省淳安县有很多留守儿童,志愿者们的到来使他们的暑期生活有了别样的精彩,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不管是对支教队员还是孩子们都将是最美好的回忆。作为五年级的班主任,在即将临别的时候李伟组织班上的学生排演了一个小短剧《感恩的心》,纪念他们的短暂相处的时光,纪念那段美好的日子。之后,李伟在杭州市青少年宫担任暑期班主任,也努力尝试在课堂上渗透戏剧教育的理念,让孩子们感受到戏剧真正的魅力。孩子们认真的说着台词做着动作,让他十分感动,虽然表演还有些幼稚,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学会了很多,而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演过戏的孩子也将因为这些经历对这个世界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爱。

将理想坚持到底

    作为一名师范生,李伟渐渐明白自己的责任,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将是他这一生最美好的重担,努力践行,从教不欺。临近毕业,他如愿找到了一份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心里那个一直坚持的理想开始蠢蠢欲动,他希望把自己所想所学所用的都带给那帮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不论是成立学生话剧社团还是开设戏剧实践通识课,戏剧教育的理念终将以各种形式得以实现。同样,在他的中学语文课堂中,也尽量渗透戏剧教育的想法,让学生们多想多说多演多动,在这一系列的训练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而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情感体悟能力的建立,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命教育与情感教育。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能以直观有效的方式使参演者和观者产生感同身受的直接体验,许多的同学因为戏剧而改变了很多,变得更加热爱生活,更加主动地去享受生活带来的美感与快乐。

【简讯】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展示学生特长,4月2日下午1时,第一届体育与健康学院“校园吉尼斯”活动在体育中心准时开赛。

日前,我校人文学院教授黄岳杰和他指导的流霞剧社受第9届华文戏剧节邀请,走进红星剧院,为全市人民献上新剧《十三角关系》,且该剧获得了“优秀校园戏剧奖”。

近期,第八届西湖读书节启动仪式暨“诵读经典,成就梦想”全城诵读一小时活动在杭州图书馆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我校钱江学院学生参加西湖读书文化节开幕式。开幕式上,我校学生群诵诗歌《青春万岁》,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风采,成为本届西湖读书节一抹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4月9日,我校承办的2014“体育点亮未来”全国高校巡回公益推广展示活动在我校仓前新校区体育场举行。

● 4月11日下午,经亨颐学院第三届“一人一赛”之中文学术竞赛在33号楼90座教室顺利举行。本次中文竞赛以现场完成汉语言文学知识竞赛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内容涵盖了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古代文学以及语言学等为选手们营造了一个专业平台来展示自己对文学经典的理解。 

●4月17日,我校93届音乐专业校友、德国门德尔松钢琴公司亚洲总裁郑明统先生回母校参观交流。校长杜卫、副校长何俊与郑明统进行了亲切交流。

●近期,我校2012年“国创项目” 结题答辩会在仓前校区举行,经过一年多的项目实施,我校共有21项项目顺利结题。本次答辩的项目研究内容涉及教育训练课程开发、新能源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医学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等多学科多领域。

● 4月24日,2013年度福慧美国赵氏廷芳基金奖学金获得者座谈会在我校仓前校区进行。 赵元修夫妇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希望他们能以饱满的热情和淡然的心灵进入社会。

                                                          

报:省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学生处,市教育局高师处

送:校领导

发:各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联系方式:0571-28865063

投稿邮箱:xfbtx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