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成功报名2.6万余人,比前几年五六万的数字下降了一半多。公务员考试热的降温,被认为是报考回归“理性”的表现。过去很多年轻人愿意报考公务员,有人推论其中一大原因,是从福利待遇上看,公务员的吸引力似乎没那么强了。
90后已成为公务员报考群体的主要力量,他们对职业成就感的要求,可能远远高于父辈。90后从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对职业收入必然有一定诉求。不过,如果一份职业不能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甚至与其志趣相违背,恐怕就不会有太大吸引力。
“体制化”如果继续是公务员职业的标签,就可能不利于基层吸纳人才。90后大学生从思想自由、氛围活泼的大学校园出来,很容易在进入机关单位工作初期,感到不适应。在过去,机关更多强调的是让年轻人跟上“大院里”的工作节奏与职业氛围,现在则有必要思考如何让机关更包容年轻人,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优秀年轻人报考公务员,如果只看到他们冲着职业稳定性的一面,那就太小看他们了。不乏有年轻人真正抱着为社会服务的理想,希望通过公务员的身份实现自身价值。如果说“升官发财”是腐化官员的庸俗心态,那么,官升得是否有助于实现理想,财来得是否符合自己作出的贡献,是许多年轻公务员评判这份职业是否“有前途”的标准。机关应当给年轻人提供表达意见的空间,让他们在成长进步中感受到为之服务的价值,这是提高物质待遇之外的精神激励。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子邮箱:xgbxsc@h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