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当前位置 :  首页 > 思政教育 > 今日中国

政协委员:服务业就业将有很好上升空间

来源 :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作者 : 学工部、学生处     时间 : 2016-03-08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

  高端访谈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年来毕业生人数之最,加 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今年是否会成“史上最难就业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大学生就业的压力确实是 有史以来最大的,但仍有很大的空间,这个空间主要存在于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一般来说看就业情况是看半年以后,所以我想上半年可能感觉到压力比较大,下 半年会有一个好转。”吴江表示,服务业的就业将在2016年以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一个很好的上升空间。

  谈就业:就业最大空间在服务业

  吴 江:比如说去年就业增幅最大的是服务业。去年1312万的就业主要贡献不是二产,而是三产。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率高出二产大约20%,今后服务业对就业的 拉动能力会更强劲。十三五时期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加快成长,服务业分层和个性化将更加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容量将加大,包括研发、信息、科 技、人力资源、物流、金融、咨询等智力密集型领域就业需求旺盛;与生活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势头也很好,包括电子商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健康服务、 养老服务等领域带动就业方兴未艾。这些应该说都比较适合大学生就业,而且新型服务业工资水平也比较高,即使一些生活型服务业,如电商、社工、养老、健康等 服务业,大学生就业同样大有用武之地,需转变就业观念。

  南都:国家还应该有怎样的政策?目前在促进就业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吴 江:现在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到位。从目前来看,大城市比较好,创业率、就业率都比较高,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都不错。我想今后政策要能够 更多地向西部、二线城市倾斜。同时就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还需协调推进,更多地创造就业岗位。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就业政策、创业扶持政策、职 业培训工作都需要具体精准落地。

  另外,企业还没有很好发挥作用。现在基本还是靠政府的公共服务机构,更多的招聘会、信息发布是政府 的人才交流中心在办。这个模式需要转换:逐步从政府举办的招聘会向企业猎头、企业人才搜寻服务转换,向市场走。与市场化服务对接起来就更精准。但这也有一 个供需双方对接摩擦过程,现在人力资源服务业还比较弱,也需要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上的服务业态很有潜力,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我想大学生创业的路子很宽。今后的创业路子要向基层,要向中小城市下移,下面机会还是很多的。政府要对这些大学生向三线城市、向基层来进行政策引导。

  谈创业:有技术能创新的大学生才适合创业

  南都: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创业也变得越来越难,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创业进行扶持?

  吴 江:创业本身是拼出来的,而不是扶起来的,真正创业成功与否是靠他自己,不是靠政府或者靠爹妈。政府只能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最重要的不是针对某个特 殊群体怎么去扶植怎么去创业创新。而是给这些群体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和比较宽松的环境。公平竞争才可以激发斗志,允许失败才能够走得长远。创新创业政策要着 眼于打造环境,不要过分地去强调哪一部分人,或是哪一个群体,哪一个行业。

  当然,会有些产业政策的扶持,也会有一些相对需要政府扶持的困难群体。比如困难家庭,比如大学生当前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但这些政策只是一个帮扶的作用。创业靠市场,这是个定律。创业靠政府,即使扶起来,它也会失败。

  南都: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中产阶级和大学生创业都是“九死一生”的事,不如安安心心找份工作。你是否支持大学生去创业?

  吴 江:我是持支持态度的。尽管会有一些先天条件不足。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创业的很多都是大学生,最成功的典型如盖茨、乔布斯、扎克伯克,中国也有聚美优品 的CEO陈鸥、超级课堂的联合创始人杨明平等。所有成功的创业者都有一个九死一生的过程,不九死一生他不可能创业成功,创业就是一个磨难。实际上很多大学 生是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和经历,因为在这样的过程中,他才可能会锻炼成长。也就是说没有失败的经验,怎么会有成功?一次两次三次逐步地摸出规律来,逐步在创 业的过程中,磨难的过程中,找到他的伙伴和定位。

  南都:你认为什么样的大学生适合创业?

  吴江:我是赞成大学 生创业,但我只是支持可以自觉创业的大学生,而不是盲目跟风创业的大学生。也就是说你能够有精神准备和技术准备,你能够看到机会来了,不抓不行了。机会是 给少数有准备的人的,不是给多数没准备的人的,虽然机会是公平的,但你要是没准备你就没机会。对于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就是要有精神的准备和技术的准备,还 有人脉关系的沟通能力,能获得融资等,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在撑。

  创业就是因为有社会需要的一技之长才去创业,我的希望就是不能只有创 业而缺乏创新。目前失败的创业主要也是没有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所以大学生的创业不在于你创得早还是晚,而在于你到底有没有创新的想法和创新的技术, 有没有你的一技之长和独到之处。乔布斯、盖茨,大学没毕业就去创业,不是因为他们是天才,而是因为他们在大学期间掌握了一门技术,看到了机会。所以确实对 很多人来说没有找到机会,或者他现在还不适合创业。

  谈转岗

  不用恐慌机器人的普及

  南都:工业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企业,而且目前又遇到经济下行,有人担心会造成很多人失业,对此你怎么看?

  吴 江:使用机器人不是说用不着人,是说用不着不懂技术的人。事实证明,很多新兴产业应该说都能吸纳就业。电商兴起拉动了就业,新能源兴起也拉动了就业。一次 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工人是破坏机器的,结果是机器使他们摆脱了体力劳作的痛苦,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发明和休息。尽管机器换人以后,会带来一些用工减 少的问题,但这绝对不是坏事。过去我们发明机器,把马车改造成了汽车,今天同样可以让机器人成为我们工人聪明才智的延伸,将来脑力劳动必将成为就业的主 流。为此,会有很多智能密集型的新型产业呼唤着大学生,空间还很大。

  实际上,就是二产制造业相对来说用工在减少。但反过来说,只要 是二产在减少,三产的需求就在增加,服务业就在增加。比如说机器换人,机器是哪里来的?是研发出来的,制造机器就需要大批的研发队伍,研发队伍就要大批的 服务人员。实际上就意味着对二产的人才需求会减少,但很快对三产的人才会加大需求,比如说做研发的,做金融的,做信息的,做物流的等等。

  未 来是服务业经济,所以我们应该着眼于服务业。就像我们现在看农业,农业人口都进城了,实际上就是个转移过程,是一产向二产转移。现在面临着二产向三产转 移,全世界都是这样。都是将来从事服务业的人越来越多了。刚才我们说搞研发,搞研发就有大量的辅助人员,还有很多是生活型辅助人员。所以这方面的需求会大 量增加。

  南都:在出清产能的过程中可能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吴江:那是。这个过程肯定是个转换过程,就是一 个淘汰产能的过程,需要减员,毫无疑问,一部分人要转岗。转岗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去实施安置政策,进行帮扶,进行培训,实现再就业,这个我们已经大体上做了 20年了,有很成熟的经验了。过去是减员增效,现在减员实际上是一个转产和转移的问题,包括像向中西部转移。这样,大量劳动力就不用再进到东部了。所以实 际上是要靠事业来吸引人,有钱赚你干吗不去?

  南都:这个转岗的过程是否会对我国的就业造成很大压力?

  吴江: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不用大惊小怪。现在包括就业的定义都在发生变化。什么是就业?兼职算不算就业?一人多岗算不算就业?自由职业者算不算就业?非得要形 成固定的雇佣关系吗?所以现在就业弹性越来越大,关键是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工作。高质量就业很重要。所以在这些方面确实是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这个是全 世界都有的问题。全世界有正式工作的大概就18亿人,今后确实会有一个就业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必须靠就业同步,没有就业就没有消 费。但科技进步有了机器人不会影响整体就业,我们不应该恐慌这个问题,我们的服务业发展空间非常大。现在我们的第三产业才刚过半,发达国家都达到70%到 80%了,所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是这个取决于整体的劳动生产力提高,比如用了机器人之后劳动生产力提高,创造价值更大,服务的需求也就更多了。

  谈国考

  国考降温是规律性现象

  南都:从2002年6万人的报考到2014年152万人,参加公务员“国考”的人数年年激增,但近两年国考报名人数却在下降。这种“公务员热”的减退,反映了就业和人才流动上什么趋势?

  吴江:国考降温也是一个规律性现象,是大家的理性选择。如果是不适合做公务员,即使笔试过关了面试也不一定能上,而且将来也不一定能做得好。所以我们说因岗择人是最重要的。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应该逐步达到一个理性的比例。各个国家都是这样的。

  南都:合理的比例是多少?

  吴江:一般来说,报考人数与岗位的比为10:1左右就可以了。当然,还与经济情况好不好有关,经济情况越不好,报考的人越多。经济形势越好,报的人越少。

  我 认为,公务员不是一个最好的岗位,我们也不应该把最好的人才都放到公务员岗位上去,应该放到生产一线上去,国家也是这个导向。所以不是说我们选最优秀的人 才进公务员,而是把最合适的人选在公务员队伍。国考降温也反映现在社会上提供的其他机会多了,大家还有一些其他的机会,像创新、创业。这些机会多了以后, 公务员考试自然就降温了。

  南都:近年公务员的招考中很多岗位都强调基层工作经验,招收应届毕业生的也多是基层岗位,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吴 江:这种变化不一定是从就业的角度,是公务员录用制度本身的一项改革。大学生一毕业就进机关当公务员,实践证明多数不合适,也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所以公 务员的录用不再只是一张考卷了,必须把工作经验作为必备条件。特别是还要有遴选制度做补充,要有目的有计划从基层单位的优秀人才中遴选。这也反映了整个国 家的一个导向。这个导向就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就是:成长最快的应该是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在基层经过锻炼的。

快速链接

关注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子邮箱:xgbxsc@hznu.edu.cn

官方微信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1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版权所有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子邮箱:hsdxfb@163.com
Copyright © 2020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