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法治化的深入发展,“法律外交”成为观察、思考和处理对外交往的一个新视野、新维度,是对中国外交理论和法治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也是全球治理体系法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配合法律外交翻译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学习、研究,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外交思想的国际传播,交流、探讨法律外交翻译理论与技巧,发现、推荐法律外交翻译人才,为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法治外交翻译话语体系作出贡献,“2021中国法律外交翻译高端论坛暨首届‘中国法律外交翻译大赛’颁奖典礼”于2021年11月12日-14日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专业委员会等专业机构单位提供支持。由于疫情管控,会议采用“线上(腾讯会议)+线下(现场)”同步直播方式进行。
大会开幕式由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立春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校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沈忠华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敏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书记李国强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大赛组委会主席张法连教授先后代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大赛组委会进行致辞。开幕式后,参会领导、专家学者及参赛选手代表合影留念。
本次大会在大赛组委会主席张法连教授的精心安排下,邀请到五位国内外学术界著名专家进行主旨发言。在上午的主旨发言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施旭教授作了题为“动荡世界下的中国全球传播战略”的报告。施旭教授认为,在当前国际环境不断趋向分裂对抗的环境下,中国话语的特殊品质有待我们进一步认识,并提出一系列中国全球传播战略:(1)通过“自主创新”的发展规则,推动全球话语格局变革秩序转型;(2)通过弘扬“整体全面”的境界和胸怀,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3)通过“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化解国际矛盾、凝聚合作力量、点燃胜利希望;(4)通过坚守“平衡和谐”的立场,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共赢、共享;(5)通过“虚实相生”的构建策略,激发不同文化相互学习交流共同创造意义的需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赵军峰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法治术语的翻译传播:困境与对策”的报告,他认为,对外法治宣传是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加强对外法治宣传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关人类法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及新型国际法治的新时代内涵,要加强翻译规范建设,建立标准化中国特色法治术语库,统一核心概念和关键表述翻译传播口径,也要采用针对不同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使用目标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本土化表述,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翻译学院院长胡安江教授在“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译介与传播”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兴起、代谢、译介、传播以及在国际社会谋取话语合法化的过程,不仅关乎语言的游走、接触与交换等问题,更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际话语影响力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中国重要的战略传播手段与文化建构力量,同时还是开启“中国”与“世界”对话关系的重要话语平台。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能否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最终取决于我们是否掌握话语权,是否具有强有力的话语体系。然而,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赢取,不仅仅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中国话语在对外译介与传播过程中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选择,以及各种话语变量在此过程中的合力。
在下午的主旨发言中,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本届大赛组委会主席张法连教授作了题为“法律外交翻译中的国家意识”的报告,指出当前翻译人才培养普遍定位在学科和学校层面,很少从国家意识层面考虑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张教授认为,翻译人才培养要“异化”,要从国家意识层面着手。他首次提出“法治外交”的理念和“法律外交翻译”的概念,认为法律外交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军事外交同属重要的外交领域,关涉国家意识,进而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法律外交翻译意义重大。张教授还通过探讨 “一个中国原则”、“新型大国关系”、“一国两制”、“中国台湾问题”等外交术语的英译提出“翻译无小事”、“依法翻译”、“误译误国”、“法治传播就是精准传播”等精辟论断,最后指出法律外交翻译人才培养应当着眼于“国家意识”,加强国际传播和法治传播建设,从“翻译世界”转向“翻译中国”,从“对外传播”走向“精准传播”。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首都公共政策翻译翻译研究中心)执行院长、全国人大和司法部法律英文译审专家委员会专家张颖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重要政治文献中‘中国新概念’的五个翻译原则”。张教授提出,针对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概念的思考,我们要采用“看得懂、听得进”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并提出重要政治文献中“中国新概念”的五个翻译原则:(1)勇于对政治理念进行准确的阐释翻译;(2)勇于对中文的隐含逻辑进行显性翻译;(3)勇于对中文的“以义为先”习惯表达进行重构翻译;(4)勇于对中国特色的语汇进行创制翻译;(5)勇于面向不同传播对象进行差别翻译。
在之后的“首届‘中国法律外交翻译大赛’颁奖典礼”环节,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二等奖获得者何汛同学以及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二等奖获得者李俊娣同学代表全体参赛选手分享了自己的参赛感受与经验。他们认为本次大赛为众多参赛选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和学习机会,同时衷心祝愿中国法律外交翻译大赛越办越好,为中国法律外交翻译人才的培养再立新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而作为“优秀组织奖”的获奖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的袁振华教授及兰州大学法学院的李晓静老师就组织工作等内容作了精彩的发言,两位老师的共同体会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大赛组织与引导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四位代表发言后,部分获奖选手上台领奖,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本届大赛组委会主席张法连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潘春雷书记,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任朱越峰、副主任高乾分别为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获得者代表颁发了证书与奖杯。同时,本次大会还安排了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本次大赛评委林巍对参赛译文进行了详尽的评析。本次大赛历时半年,报名人数达到近600人,期间经过初评与复评,共评出一等奖(空缺)、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胜奖35名、优秀组织奖3名。
颁奖典礼结束后,下届“中国法律外交翻译大赛”主办方代表甘肃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马彦峰教授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欢迎大家明年同聚兰州,预祝大赛越办越精彩,参赛人数越来越多。
在最后的闭幕式环节,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翻译学院院长胡安江教授代表本届大赛主办方,对在本届大赛中勇于争先的选手、认真负责的评委、辛勤工作的会务人员,以及承办方杭州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与赞赏。
首届“中国法律外交翻译大赛”虽已结束,但我们每位翻译爱好者正走在翻译的大道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1中国法律外交翻译高端论坛 暨首届“中国法律外交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成功举办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子邮箱:xgbxsc@h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