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

当前位置 :  首页 > 思政教育 > 教育时评

有事该喊“朋友圈”,也要习惯相互敲门

来源 :      作者 : 20090049     时间 : 2014-11-20

邻里之间,本应该从细微处做起,多串串门子,拉拉家常,改变物理距离近,心理距离远的现状,使邻居之间的陌生感转化为信任感。邻里之间多按按门铃,更实用,更添人情味。

  “大家都同意在咱院建停车‘桩锁’”、“库尔勒香梨,谁家要买报个数?”、“亲们,到点下楼走圈了!”这些都是来自邻里之间的对话,只不过不是在楼道里,而是在微信和QQ群里。在这里,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官是民,他们只有一个称呼——邻居。是邻居,大事小情吱个声;是邻居,有啥困难都伸把手。现在,不少住在同小区的冰城人兴起玩“邻里朋友圈”,不仅能互助,还找回了人情味,有事喊一嗓子真好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熟人社会正在加快向陌生社会演进,同楼同单元的居民,相邻而居多少年,却从未打过交道,鼾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其实质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背离。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有许多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长期过独居“空巢”生活,常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更别说生活上的照顾。发生这样的事,可以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与邻里之间不相往来不无关系。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邻里之间多敲门,相互帮衬,比什么社会服务都管用。

  显而易见,老人去世多日不被发现之类的悲剧,仅靠在微信和QQ群里呼叫,是难以避免的。邻里之间多按按门铃,更实用,更添人情味。

快速链接

关注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子邮箱:xgbxsc@hznu.edu.cn

官方微信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1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版权所有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子邮箱:hsdxfb@163.com
Copyright © 2020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